首页 - > 要闻 - > 记者节专版

​记者节专版

标签:周口,记者,故事,唐克,采访 来源: 编辑:

A+ A-


核心提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11月8日迎来第25个记者节。在今年周口市“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中,23位来自全市新闻战线的工作者讲述了亲历、亲见、亲闻、亲为的采访过程,畅谈工作体会、思考和感悟,充分展示出新时代新闻工作者踔厉奋发、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和使命担当。当前,全市新闻工作者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自觉把新闻工作作为记录历史、引领时代的崇高事业,用心用情讲好周口故事,凝聚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市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记录时代 讲述精彩

本报评论员

新闻记者是时代变迁的亲历者、记录者、见证者。本届周口市“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选拔赛的成功举办,不仅让我们聆听到了现代化周口建设进程中的出彩好故事,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每一张照片、每一帧画面、每一段文字背后的精神力量,还让更多人关注到记者“记录社会百态,书写时代之声”的职业特性,必将激励全市新闻工作者当好记者、讲好故事,将三川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呈现出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周口实践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撑。

讲好故事,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舆论导向。“文者,贯道之器也。”新闻工作者,是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更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因此,记者的工作远不止于记录现实、传播信息,更重要的是传递价值、守望正义。好记者讲好故事,是要寻找真善美、书写好故事、弘扬正能量,通过讲述周口故事,让周口正能量广泛传播。

 讲好故事,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记者穆青认为,我们报纸的大量篇幅,必须为群众生活、群众活动所占据。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围绕群众讲故事,在走进现实、步入基层中,了解群众心声、把握社会脉搏。活动中,记者们讲述的故事虽然不同,但有着同一种底色,那就是关注群众“急难愁盼”,反映真实社情民意,为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鼓与呼。

讲好故事,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技能。融媒时代,记者要以“六边形战士”标准要求自我,做到“采写编评拍剪”样样通。通过采访拍摄、构思写稿、剪辑制作、主持讲述等方式不断提升业务能力,最终以受众易于接受的方式、适合传播的方式展示和讲述新闻作品。

 周口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周口的变化,一直被这样一群可爱的人记录和讲述。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广大新闻工作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周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充分挖掘新闻“富矿”,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力作,不断推动我市新闻舆论工作高质量发展。

4篇专访

一、

周口日报社记者姚珂:从“田间”到“心间”

记者 苑美丽

“作为记者不仅要履行‘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职责,也要想方设法为人民办实事。”11月4日下午,刚将助农产品送到市区提货点的本届好记者讲好故事选手姚珂说。

姚珂今年28岁,是周口日报一名记者,这个在城里长大有些五谷不分的大男孩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他能到田间果园开直播,帮助农民老乡卖货。这一切让他倍感骄傲。

“周口农产品丰富,但是销售难一直是种植户的心病。”姚珂说,能不能利用媒体优势帮助他们呢?他和同事想到了直播助农。

今年5月16日,在西华一农户家的吊瓜园,姚珂和同事开始了第一场助农直播。“我对吊瓜的种植技术、生长周期这些知识并不了解。带着压力来到果园后,先向果农大哥学习,本着对农户和消费者负责的态度,一切弄明白后才开始直播。”姚可补充道,除了直播,他们还在周口晚报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助农推文,最后帮助果农卖出小吊瓜3000多斤。

直播助农让城市消费者和乡村农业有了初步的联系,这让姚珂颇有成就感。他说,第一场助农直播后,后台经常收到消费者的私信,问他们都卖什么水果,能不能发快递等问题;还有果农直接打来电话,请求帮忙推销农产品。

“我印象深刻的是5月底,郸城一果农给我们打电话,说他们家380余亩桃子滞销了。”姚珂回忆说,他第一时间到现场了解情况,并在周口晚报微信公众号发布推文帮助农户宣传。利用媒体的影响力,仅仅两天时间,桃子就全部卖完了,这让果农非常感动。

直播助农工作已开始有大半年,谈起感受,欣喜流露在姚珂脸上。“我为自己能借助媒体优势助力农民增收而感到自豪。接下来我和同事会继续宣传推介周口优质农产品,讲好周口故事,助力周口乡村振兴。”姚珂说。

二、

周口广播电视台记者田宜森:与周口共成长

记者王凯

      2016年,淄博的田宜森来到周口成为周口广播电视台的一名记者。8年时间见证了这座城市的飞速发展和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也从一个“外乡人”成为“周口通”。

“来周口之前,我对这座城市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胡辣汤的老家’、一个地处豫东平原刚刚开通了高铁的地级市。”2016年,在郑州-周口的“拼车”上,田宜森看着车窗外的街景,直觉告诉他应该是到达目的地了。在几分期待和几分新鲜感中田宜森迈出车门,“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了周家口对我说的第一声你好。从此,我成了一名新周口人!”

2021年,在“我眼中的十四五”集中采访活动中,田宜森与央媒、省媒等多位优秀前辈一同对周口进行了一次深度探访。“那一次也是作为‘外乡人’的我第一次从新闻的视角重新认识周口。在3天的集中采访活动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周口的跨越发展。”

由于 “周口记者”的身份,很多协助央媒省媒前辈、同行核对信息的工作就自然落到了他的头上,大到水系工程的规划建设,小到铁路公园穿城而过的小火车路线,相关数据都要认真收集、仔细核对。而那些恶补来“周口知识”也让田宜森成为“周口通”。

8年光阴,低矮民房换成高楼大厦,狭窄不平的马路已是平坦宽阔,曾经杂草丛生的河道和水塘变成了风景优美的临河景观和公园湖泊,一座座造型优美的大桥横跨沙颍河联通着老城和新区,更联通着周口的历史和现在。田宜森享受着与城市共成长的美好。

回忆以往,田宜森自豪地说,记者作为一个时代的记录者,记录的是沉甸甸的责任。他时刻提醒着自己,要做一名周口故事出色的讲述人,更要做一名周口故事的优秀书写者!

三、

项城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任雪源:心中有爱 眼里有光

记者 王永剑

任雪源是位年轻记者,但已在周口新闻圈小有名气。去年11月8日,在周口市“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中,来自全市新闻战线的21位工作者用心用情讲述了一个个“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鲜活故事,任雪源就站在台上展示自己的良好形象。

11月6日,记者与这位新闻战线的新兵相约,再次聆听她对新闻的理解和践行“四力”的故事。

“脚力”是新闻人的根基。任雪源对记者说,只有深入基层,才能挖掘出最真实、最动人的故事。

有一次关于英雄烈士黄高明家庭的采访中,她多次深入黄高明家中,与烈士的家人促膝长谈,用心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记得那次采访刘虹霞时,她静静地坐在房间里,手中紧握着黄高明的照片。”任雪源回忆道,“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她对丈夫的思念和不舍。这份深情,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新闻信念。”

在新闻工作中,“眼力”同样至关重要。任雪源善于从细微之处发现线索,从平凡中提炼不平凡。她注意到,刘虹霞在承受巨大悲痛的同时,还要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任雪源感慨道,“作为记者,我们有责任去发现和传播这些平凡人的感人故事。”

“脑力”是记者必备的能力之一。“写这篇报道时,我反复思考如何能够更好地展现刘虹霞的坚韧和担当。”任雪源说道,“最终,我决定以‘留在河南,让他放心’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真实的情感,让大家感受到这份深沉的爱和责任。”

“笔力”是记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渠道。任雪源能够准确传达出采访对象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她的报道不仅传递了正能量,更引发了人们对英雄精神的思考和敬仰。

“在采访过程中,我经历了许多辛苦和挑战。”任雪源坦言,“但我从未放弃过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追求,每当看到自己的报道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和关注时,我就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四、

扶沟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刘于琼:致敬守边兵

记者 黄佳

岗巴,藏语意为“雪山下的村庄”。在这片平均海拔4800米、含氧量不足内地50%的“生命禁区”,西藏军区岗巴边防营官兵从1961年进驻以来,一直坚守在这里。

2022年7月,扶沟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刘于琼跟随河南广播电视台军事栏目《强军精武河南兵》采访团一行到西藏军区岗巴边防营采访,她说:“如果不是采访,我恐怕一辈子也无法想象世界上还有那么艰苦的环境。”

“头晕、胸闷、心跳加快,平时轻而易举的事情都变得无比吃力,恨不得马上离开这里……”刘于琼说,在西藏岗巴县,大家彻底领教了高海拔的威力,来之前还生龙活虎的他们,一下车就“蔫儿”了。

刘于琼说,他们采访到的西藏军区岗巴边防营指导员余震儒是驻马店平舆县人,荣立过三等功2次,二等功1次。采访中获知,余震儒进藏的第一次驻训,就有了强烈的高原反应,头疼眩晕乏力。为了迅速适应环境,他倒立憋气抗缺氧,匍匐前进练耐力,冰雪搓澡抗严寒。

刘于琼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跟随官兵们上山巡逻。他说,在海拔4600多米高山上攀登,呼吸相当困难。这里根本没有路,全是石头,一步走不好就有可能滚落下去的危险。

在岗巴边防营里有一幅对联,让刘于琼印象非常深刻,上联是“坚守再难也要克服困难日复一日伫立风雪边关”,下联是“巡逻再险也要执着涉险年复一年用脚丈量雪线”,横批“死也无怨”。他们说,宁愿向前十步死,绝不后退一步生,绝不让国土减少丢失一寸。

这次的采访,成为刘于琼职业生涯中最为珍贵的经历,“63年来,这群守护祖国边境的官兵,却在这里创造了“人定胜天”的奇迹,为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维护边防安全稳定、促进西藏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刘于琼说,她想起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的确是“最可爱的人”。

故事整理

一、

河南日报周口分社记者卢涛:当“90 后”遇见 90 后

  当下,人口老龄化养老成为社会焦点,延迟退休让80、90后赡养压力增大。作为90后记者,我经常走进淮阳探寻养老服务发展现状。

  在五彩社区养老服务中心,96岁的张玉英老人令人印象深刻。入住前,她在《我的苦衷》里提到,手机让亲情疏远,家人因忙碌无暇顾及老人,但她理解。

 入住后,张玉英开启了幸福生活。这里大家欢声笑语,饮食与睡眠俱佳,有事按呼叫机,工作人员随叫随到。此前老人身患8种疾病,说话吃力,如今有了精神慰藉,身体和精神状态都有所好转。她还写《感谢信》夸赞工作人员。现在的她戴着卡通手表、染着红指甲、穿着亮色网购新衣,身体指标良好,生活快乐。

  淮阳区在养老服务方面堪称“大手笔”。在区级,改造原县委办公大院和原粮食局,建成两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层面,5个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10个乡镇敬老院改造提升,保障区域老人能享受高质量服务。村(社区)层面,实现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利用闲置校舍、捐赠民房等建设老年驿站、日间照料中心,为高龄、独居、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心理咨询。

  今年6月数据显示,淮阳区有120所养老服务机构、5026张养老床位,入住率75%,3784名老人在此安享晚年,新建105所设施、2870张床位,“136N +”现代化养老服务体系基本成型,展现出强劲发展动力。同时,越来越多“90后”“00后”投身养老服务行业。淮阳区第一养老服务中心的90后成田田表示,要把养老院变成老人的家,让老人吃得舒心、住得安心、过得开心,这是良心事业。

  从“长者食堂”到“积分超市”,再到“智慧养老平台”,淮阳区养老服务供给持续优化,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积极补短板、强弱项,满足老人多层次、多元化、高品质需求,提升其获得感、幸福感和家庭安全感。

  作为周口驻地记者,我有责任和义务用温暖情怀讲好周口故事,展现周口形象,让更多人了解这里的养老新篇。(记者 李艳华整理)

二、

周口日报社记者乔小纳:抗日英雄唐克威

2021年,我第一次到太康县龙曲镇郑寨村寻找有关抗日英雄唐克威的故事。但由于年代久远,我只能得到英雄的一些信息。

唐克威,原名徐德乾,1943年1月就任中共水东地委书记兼水东独立团政委;同年2月,他在与日军的交战中壮烈牺牲。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唐克威名列其中。

采访中,村里几位老人告诉我一条重要信息,唐克威的女儿曾来扫墓。唐克威的女儿在哪儿?这里面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我所在的采访团队多次联系知情人,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终于得到一些珍贵的线索。今年1月20日,我和同事们再次走进郑寨村,继续挖掘英雄的故事。

唐克威的女儿名叫硝河。她的父亲到水东工作的前一天,特意和妻子一起到寄养女儿的老乡家。临别时,唐克威告诉妻女,等麦子返青的时候就派人来接她们,可是这一去,唐克威再也没有回来。

1943年2月1日,日寇突袭。在郑寨村铁底河北岸,面对凶残的敌人,年仅30岁的唐克威壮烈殉国。而他唯一的女儿,刚刚两岁。

上世纪80年代,党史部门的同志几经辗转找到了唐克威的爱人和女儿,同时还带来了“唐克威牺牲后安葬在太康县龙曲镇铁底河畔”的准确消息。1983年2月1日,恰逢唐克威牺牲40年纪念日,这一天硝河来到父亲的墓前,长跪不起。

周口是一片红色热土,有很多像唐克威一样因为革命而牺牲的英雄。把他们的红色故事挖掘好、讲述好,是记者的使命。作为党媒记者,我将不负历史重托,用实际行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信仰力量!(苑美丽 整理)

三、周口广播电视台记者赵泠风:记者中的“草帽姐”

赵泠风是周口广播电视台融媒运营中心的一名记者,2022年,在一次基层的采访中,周口市淮阳区的一位种粮大户送给她一顶草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顶草帽成了她作为一名一线记者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的最好见证。

2022年6月,夏粮喜获丰收,周口广播电视台策划了《在希望的田野上|周口:“中原粮仓”麦收进行时》系列直播活动。“直播前我们把策划方案、流程、主持稿、采访人员问题等案头工作准备得很充足,于是我们带着丰收的喜悦,怀着激动的心情,扛起摄像机就冲到了麦田里。”赵冷风说。团队中的年轻人基本没有直接体验过农活,所以当到达现场后,没有做任何遮阳防晒措施的采访团队望着那烈日当空,一望无际的麦田傻了眼。当地的种粮大户看到后,从基地里拿出了一顶顶草帽送给了现场的记者,并告诉他们,草帽是下地干活的“标配”。

下地干活的标配是草帽,那记者的标配是什么呢?赵泠风说,当真真正正站在麦田里,感受着太阳的炙烤,听着收割机的轰鸣声,闻着小麦成熟的清香,那种情况下的所思所想才能写出沾满泥土、冒着热气的作品,才能讲出动人心弦的好故事。

后来,这顶草帽就伴随着她走遍了周口大街小巷、城市和乡村。

2020年,周口广播电视台打造了“五位一体”的舆论监督平台《为民办实事》。这是一档深受周口网友喜爱的全媒体监督类栏目。在这个栏目里每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于是,赵泠风又戴着草帽出发了。

“农民丰收的喜悦、群众的幸福生活、美丽乡村的日新月异、家乡周口变化的点点滴滴,这些都是收获。我们用自己的方式默默爱着这片土地,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多彩的周口故事。”赵泠风说。(记者王凯整理)

四、

太康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安听:乡村振兴路上的追光者

    记者是时代的追光者,而我所遇见的前何村驻村第一书记韩宇南,无疑是一束耀眼的光。

    2019年,为拍摄纪录片《税官老韩驻村记》,我开始了解韩宇南和前何村。这个2015年他初到时的深度贫困村,有607户2329人,贫困户就有174户830人,“宁摸十里黑,不走何庄街”,路差得外村姑娘都不愿嫁进来。韩宇南进村第一天大雨刚过,村子泥泞不堪,小学生要靠大人背着上学,他也是遛着墙根儿进村。

    但韩宇南决心改变,要想致富,得先从修路开始!他申请资金,和村民用简陋工具修路基。寒冬腊月,大家手上磨出血泡,却没人叫苦。路一点点修好,那是希望之路。

    自2015年起,韩宇南始终与村民同甘共苦。农忙时一起抢收抢种,春节一起包饺子、看春晚,他为孤寡老人买防寒衣帽,为残疾儿童买轮椅。驻村期满,村民联名留他。他坚守“前何不富,不回税务”的承诺而留任。

    2017年,是前何村经济发展的转折点。韩宇南自掏腰包5万多元,购买180亩地的辣椒种子发给村民,当年辣椒丰收,亩均增收4000多元。他启用“公司 + 农户”模式发展多种订单农业,成立太康前何惠民有限公司。他的妻子也来当扶贫志愿者,开展“巧媳妇”工程,带领村民编藤椅、织鱼网。2018年,前何村脱贫。

    九年里,韩宇南带领前何村实现了从贫穷落后村到文明、平安、卫生、产业富民、美丽宜居、党建示范村的蜕变,而他认为自己只是众多第一书记的缩影。

    韩宇南的故事深深打动我。采访中,我问他是否后悔,他说虽因工作有诸多不便,但热爱,所以坚持。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韩宇南的坚守让我更坚定信念。作为一名记者,我要扎根基层,用镜头记录发展,用声音讲好故事,让更多像韩宇南这样的人成为照亮时代的光。(记者 李艳华整理)

五、

 郸城融媒体中心记者杨力帆:讲述有“温度”的故事

赵义荣,是我从事记者以来采访众多人物中一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她用35年的坚守告诉大家,每一个人都可以让自己的灵魂高贵,只要你有一颗坚强的心。

赵义荣与当兵的丈夫当年一见钟情,不幸的是,丈夫在部队得了脑瘤,眼睛也出现了问题,生活无法自理,吃喝拉撒都要有人照应。赵义荣丝毫没有退缩,35年如一日精心照料他。说到苦处,赵义荣有些哽咽,她拉着记者的手小声地说:“我也有实在扛不住的时候,每到这时我就会趁孩子们不在家,把窗户和门都关起来,蒙着被子大哭一场。”

有一次,在收拾房间的时候,她看到了儿子写给她的一封信,信中写到:“这个世界上我最羡慕的是爸爸,因为他娶了一个善良的好妻子;最敬佩的是妈妈,因为她外表很柔弱,内心却很强大。”孩子的理解让赵义荣有了更加坚定要好好生活的想法。

在笑对生活困难的同时,她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引导学生。在和她一天的接触中,我们还得知这些年来,她一直在帮助留守儿童、困难学生。

不管是张桂梅还是我今天讲述的主人公赵义荣,是她们的善举让这些孩子们重回校园,重新拥有读书的机会。这样的坚守与奉献,怎能不让人尊敬呢?

这些年来,赵义荣已经资助了50余个留守儿童家庭和25名困难学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赵义荣是郸城千万教育工作者中的一个缩影。

记者这个行业最迷人的地方,就是能够和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期而遇。又是一年记者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把新闻采访的职责扛在肩上,挖掘出更多有温度的故事。未来我还将遇到什么样的人和事呢?我想,答案一直在路上。(记者 王永剑 整理)

六、

西华县融媒体中心赵娜:特岗教师有大爱

提到“拐杖”这个词,大家会想到什么呢?残疾、病痛?我曾经以为依靠拐杖的人生是灰暗的,永远也看不到光,直到遇到了王雪珂,我才真正明白拐杖支撑的人生依然可以闪闪发光!

2022年初冬的一天,我和同事到西华县红花集镇实验学校采访。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一间教师办公室的门口,一位正在伏案书写的女教师见到我们,用一只手按着桌子撑起身体,另一只手去拿放在桌边的拐杖。看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也确定她就是我们要采访的对象——王雪珂。

王雪珂出生于教师之家,2017年,她通过招教考试,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乡村特岗教师。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那一年,一场疾病使她的双腿失去了行走能力。

患病期间,因双腿一直无法行走,王雪珂一度十分消沉。班里的学生经常来家里看望她。每次,一群孩子总围着她说个不停。“老师你什么时候给我们上课呀?”“老师我们想你啦!”听着孩子们热切地期盼,王雪珂树立起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2022年9月,王雪珂终于能拄着拐杖重新站在讲台上了。

尽管她行动不方便,但依然坚持上好每一节课。在课堂上她认真板书,监督学习;下课后她认真批改作业,耐心地为孩子们答疑解惑。她以一种永不言弃、坚定执着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位学生。

由于长时间拄着拐杖站立讲课,每上完一节课,她的腰部和腿部都会酸痛肿胀,每次回到办公室都要按摩很久才能有所缓解。在这样的情况下,王雪珂也没有落下过一节课,她所教的班,考试成绩名列前茅。

事后,我和同事共同采写了一篇题为《乡村教师王雪珂 身残志坚耕教坛》的报道,在西华新闻播出后引起广泛关注热议,之后还相继被周口广播电视台《周口新闻联播》《大象新闻》《学习强国》等媒体平台转载。(记者 黄佳 整理)


2024-11-07 11:43 责任编辑:张建中 田祥磊